WFU

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

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6 講者心得


去年第一次參加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》,沒想到一年後可以有機會擔任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6》的講者,分享 Systematic review Meta-analysis 的研究心得,能站上這舞台,剛好應證 Dry lab 研究最適合剛起步沒有臨床資源的醫師。 


兩年前的我可以,今天的你也可以。

兩年前(2014 年)的我,正要踏入 Systematic review meta-analysis 的研究領域,那時告訴自己,下一番苦功,然後一定要有一些論文發表及研究成績,多虧當時自己的堅定,今天才能夠有機會站上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6》的舞台,和大家分享我的研究經驗和訣竅。

因此聽完這次論壇,對於 Systematic review Meta-analysis 有興趣或開始產生興趣的同好們,可以開始鎖定你想做的題目,做論文篩選。相信 1 年後,一定會有不錯的研究成果,因為兩年前的我跟大家一樣,都是從 0 開始。

(蔡校長評論:這時代真的變化很快,正確的方向、有效的學習,兩年就可以成績卓著!)


Dry lab 最適合新手入門

張俊鴻醫師在健保資料庫領域,已經從初學者邁向爆量的量產團隊,經過初期試誤學習、調教磨合,目前已經發展出適合團隊研究的模組,很巧的是,張醫師從 0 開始到現在有豐碩的成果,時間大約也是 2 年,跟我的 Systematic review Meta-analysis 差不多,再度證明一件事,只要你好好掌握 Dry lab 研究的訣竅,保證讓你兩年內從新手變成專家,是年輕研究者,踏入醫學領域,相對較容易達成的方向。

潘怡如醫師的演講則十分生動,很吸引聽眾的目光。CEA / CUA 這東西我之前完全沒接觸過,因為以前覺得做研究談到成本效益太市儈,所以當時並不吸引我(其實是我聽不太懂,太深奧了 XD)。Quality-adjusted life year (QALY) 則蠻適合應用在癌症患者存活率和生活滿意度上,是未來不錯的一個切入點。



我本人應該是所有講者演講資歷最資淺的,校長在 Facebook 寶可夢貼圖上,居然說我的CP 值只有 10 而已,但我已經盡了洪荒之力了!即使如此,在 20 分鐘演講內,還是盡可能濃縮一些我自己做 EBM Systematic review Meta-analysis 的觀念,分享撇步給台下聽眾們,小弟我已經盡力了!

(蔡校長評論:每個人都是從鯉魚王開始的,我也不例外。但別小看鯉魚王喔,只要有心,沒多久就變暴鯉龍!XD

聽完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5》我才認識張凱閔醫師,去年聽完他那驚為天人的演說後,馬上變成張醫師的鐵粉。張醫師學術研究優異的表現,我想不必我多加贅述,讓我最敬佩的是,他每天都會保持至少寫一段論文的好習慣,沒寫論文的話,張醫師會睡不著覺。如此有恆心毅力的學者,難怪研究會一直量產,每日持之以恆的寫作是個好習慣,應該是我要再加強學習的地方。


執行力、高效率是成功關鍵

吳青陽醫師是我認識 10 年的長庚外科學長。吳醫師光是 cohort study 的研究就多到數不清,根本不用去讀博士班,他的行動力讓我相當敬佩。和吳醫師聊天他自己曾提到,從去年開始採用單一切孔內視鏡輔助胸腔手術 (single port video-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),沒想到短短一年間,他已經發表 3 paper,這執行力、行動力、及高效率,是我還要再加強學習的。

吳昭慶醫師,神經外科醫師,無論開刀技術、論文寫作廣度和深度,樣樣都行,我一直都把吳醫師視為我的 role model。甚至連最近有一篇健保資料庫的文章,也是依照吳昭慶醫師和陳育群醫師團隊所發表的文章,當作我研究的方法學。聽完吳醫師分析讀博士班的優缺點後,發現他的心路歷程,幾乎完全吻合我的情境。


外科醫師念博士有其該注意的地方

1.  外科醫師不太可能去拿洋博士學位,畢竟花個 4-5 年去國外拿 PhD,不太符合經濟效益,而且會荒廢手術技巧,病患流失等等問題。

2.  讀國內臨床醫學研究所的話,若要臨床和學業並重,最好有一些臨床基礎研究後,再帶論文去讀博士班,這樣會比較輕鬆。

3.  博三學分修完後,可以出國 1-2 年去實驗室學習一下,再順便帶一些研究論文回來畢業,這和讀洋博士比起來,經濟和語言的壓力較小,又可以順便出國增廣見聞,一舉多得,比較符合我個人的需求。

4.  拿到 PhD 可以快速晉升副教授職位,這個觀念好像也不錯,感謝吳昭慶醫師的提醒。


強者,在謙虛中蘊含真實力量。

陳育群醫師一樣是神人級的人物,這邊特別要提一下陳醫師的演講技巧,比較像是走悲情路線。明明是厚底子又有故事性的男人,卻把自己描述成很卑微、微不足道的苦力,值得令人同情。但是下一秒鐘,話鋒一轉,陳醫師談到大量的研究成績後,馬上從小人物變回研究大神,讓我原本覺得自己離他很近,卻馬上又被甩開,看不見車尾燈,這種硬底子的演講技巧,沒有雄厚的實力是辦不到的。

吳爵宏醫師,苦力代表之一,個人目前還沒有舉辦國際會議的經驗,只有舉辦國內會議一兩次,事後檢討還是覺得流程不順。聯絡講者、住宿規劃,會議流程等,吳醫師都很大方分享經驗,提供日後舉辦會議參考。


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機會

陳沂名醫師,國際醫學演講的最佳代表,在 Facebook 上追蹤陳醫師很久,終於第一次在論壇上正式遇見陳沂名醫師。陳醫師告訴我們有演講機會,盡量不要推辭,尤其一些儀器商的醫學研討會,更要發揮 120% 實力,讓儀器商們看見實力,演講邀約就可能慢慢出現。聽完這段話,我牢記在心,隔天馬上接受一個原本想推辭的演說邀約。

因此,我改變我的觀念,不要推辭任何得來不易的演說機會,或許國際邀約就有可能會慢慢出現了。


不想錯過期刊趨勢,別忘記追蹤新思惟國際!

蔡依橙校長,分析 Medicine impact factor 暴跌的來龍去脈真是一絕,全世界應該沒有人這樣分析過,同時又介紹一支水餃股給我們,論壇隔天,我趕快阻止我們團隊,不要投這家雜誌,結果來不及,同事已經投稿出去,且 under review 30 多天,現在不上不下的,真的有點尷尬。

Beall’s list 看了一下不是很懂,可能有點語言障礙吧,我覺得以後還是請蔡校長繼續報明牌給我們比較快,減少誤踩地雷的機率!



演講前,情緒實在很緊繃,深怕演說內容無法讓台下聽眾產生共鳴。經過去蕪存菁,不斷練習後,竭盡所能的分享我覺得 Systematic review Meta-analysis 重要的觀念和技巧給台下觀眾,希望對各位日後研究有所助益,謝謝!


原文心得刊載於《青年醫學研究論壇 2016》,講者心得:分享,也與大家一同成長。